藥片怎麼吃?
吃完後又該注意什麼?
許多人可能都沒細想過這些問題。
近日,在北侖區人民醫院,30歲女患者小陽(化名)用自己的慘痛經歷給大家敲響了警鍾。由於吃藥不拘小節導致食道灼傷,小陽要接受起碼一個月的治療,期間只能進食流質。
吃藥不當致食道灼傷
小陽是本地人,前陣子因為婦科病就醫,醫生給她開了一種名叫多西環素的藥片,這是治療婦科感染的常用抗生素之一。
前天晚上本該飯後吃藥的,小陽忘記了,直到臨睡前纔想起來,她就著一小口水把藥片給吞了,之後就躺下睡覺了。次日一早醒來,發現胸口有點痛,吞咽也比較困難,於是到北侖區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。
接診的是劉醫生了解到病史後懷疑,是小陽吃藥不當引起了食道灼傷:『多西環素鹼性很強,這名患者就著一小口水吃的藥,吃完又躺下了,藥片八成是沒被送到胃裡,而是停留在了食道,不斷刺激著食道黏膜導致食道灼傷,整個過程就像溫水煮青蛙。』
相關檢查排除了其他疾病,也進一步證實了劉醫生的判斷。食道灼傷標准療程是兩個月,小陽就醫還算及時,食道的情況不算太壞,加上又沒有基礎疾病,醫生樂觀地估計,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或許就能康復了。
小陽不是個例。劉醫生說,許多人吃藥片的習慣不好,有的沒有用足量的水送服,或乾脆乾吞藥片,有的躺著吃藥或吃完立馬躺下,都可能導致藥片滯留食道,如果吃的又恰好是多西環素之類刺激性較大的藥片,就可能發生食道損傷,『曾有患者在吃補鉀的氯化鉀片時也發生了這種情況,又拖了一段時間纔就醫,最後造成了食道疤痕、食道狹窄,一輩子進食都要受影響。』
藥怎麼吃,聽聽專家的說法
藥是治病的,但服用方法不當也可能致病。如何科學服藥?記者就此諮詢了市醫療中心李惠利醫院主任藥師周華。
他表示,掌握正確的用藥方法不僅能充分發揮藥物的療效,還可以避免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。
多數藥物可隨早、中、晚餐服用,特別是降糖藥一定要隨餐服用。但頭孢類抗生素則要每8小時服用一次,以保證血液中藥物濃度持續地維持在有效范圍內。
藥物最好的搭檔是溫水。牛奶中的鈣可與某些藥物成分結合,茶水中的鞣質也易與藥物成分發生沈淀,都會影響藥物的吸收,都不宜用來服藥。
藥片如無特殊說明不宜嚼碎服。如果是中央有刻度的藥片,可沿刻痕掰開服用。而控釋、緩釋、腸溶的藥片,不能掰開吃。這些藥片被掰開後,藥效釋放加速,難以達到長效的目的。膠囊類藥物如果光吃藥粉,有效成分會被胃酸破壞大半,導致藥效減弱。
忘記服藥則不宜下次吃雙份。療效未必加倍,毒副作用肯定加倍,對肝腎會有一定的損傷。如果是一天服用一次的藥物,當天補服即可。如果是一天服用數次的藥物,發現某次忘服後,如果接近這次的服藥時間,可補服,如果接近下次的服藥時間,不需補服,下次正常服用即可。
吃完藥片最好坐或站一會兒,如果感覺藥片沒下去,最好再喝一些水。
最後,周華也提醒廣大市民,二級和三級醫院均要設置藥物諮詢窗口,提供專業的藥學服務。患者拿到藥後,有不明白怎麼吃的,可以去問一問專業的藥師。
中國安徽在線網站(中安在線)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
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:皖B2-20080023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:1208228 2009-2010年度全省廣告發布誠信單位